top of page
Search

「自行車之城。」

  • 《丹麥的自行車文化》
  • Jun 24, 2017
  • 2 min read

擁擠的道路上,大部份的交通工具是汽車,汽車猶如現代都市的戰車,破壞了整個市容,也造成了環境的污染。

如何解決以上問題或許丹麥的哥本哈根「自行車之城」能有不一樣的答案。

在哥本哈根你會看到各種屬於大人、小孩,甚至是親子用的自行車,然而這樣的文化建立到現在卻不超過20年,究竟政府與人民在這段期間為了這個城市做了些什麼呢?

丹麥是一個自行車運動強國,在1996年贏得了環法自行車賽冠軍,2005年和2006年的米切爾·拉斯姆森兩度奪得“山地之王“的稱號。

這個喜愛自行車的國家,為了能讓市容、環保、人,這三個元素能結合並永續經營,在2005年哥本哈根政府將10億丹麥克朗(約台幣47億元)投資在腳踏車的基礎建設上,建立了「腳踏車蛇道」(Cykelslangen)的專用道。

於2011年更極力把哥本哈根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單車城市。主要目標是希望能在2015年將單車通勤的人口提升為50%,到了2016年的11月底,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宣布腳踏車數量已超過汽車數量,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,成為名副其實的「自行車之城」。

其中為了能讓大家更喜歡自行車,政府刻意加重購買汽車的稅金(課稅180%)並除了鋪設單車專用道路、路上也有配合的交通號誌、上下火車所使用的車廂與車站、設點眾多的維修站,甚至有專屬的「自行車高速公路」,讓自行車車的通勤時間有時還比開車快。讓民眾在交通的考量上,更自然而的選擇自行車囉!

此外傾斜式的垃圾桶方便騎自行車的朋友方便丟垃圾、每一個目的地的距離標示、自行車電子路況看板,許許多多的設施都是希望這個首善之都不單止是重視綠能,更是希望身為首都不在只是來來往往擁擠的車子,更是能讓人們能接觸這個環境與這個都市的相處。

而哥本哈根並不是第一個達到自行車比汽車多的城市,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早就達到這樣的成就了,下此有機會我們就來說說有關阿姆斯特丹的故事吧。

https://shinsekime.wixsite.com/shinseki

 
 
 

Comments


Taipei City, Taiwan

©2017 BY SHINSEKI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