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earch

「平溪天燈節。」

  • 《台灣的放天燈文化》
  • Jul 1, 2017
  • 2 min read

天燈的發明只要是三國演義的愛好者,都很清楚其由來。

是的,天燈就是三國時代,諸葛亮被司馬懿困於平陽,當時也沒有辦法出兵求救,為了能將訊息傳遞出去,諸葛亮算準了風向,利用紙製成會飄浮的燈籠,並在上頭繫上求救信息,最後得以脫險。

此外蒙古人也曾在列格尼卡戰役中使用天燈來傳遞信號呢。

那麼台灣的天燈文化又是從何而來呢?

根據相傳口述,早期前清年間,十分寮地區曾鬧過土匪,因地形是山坡地區,當時村民紛紛逃往山區,直到土匪離開後,留守在村子裡的人就會在晚上時放天燈作為訊息,告知土匪已離開,現在一切平安,讓在山中避難的村民知道能下山回家了。

土匪來的那天剛好是元宵節,因此在每年元宵節,十分寮的村民便以放天燈來向鄰近的其他村民互報平安,並也表示慶祝元宵節,當地村民也稱天燈為「平安燈」。

這個天燈這麼一放,便已綿延兩百年之久,放天燈便是每年元宵節十分地區的特殊民俗,也成了台灣北部最具有民俗色彩的文化活動。

此外在日本也有天燈祭、泰國的清邁有水燈節、墨西哥則會施放天燈給逝去的親人開路…等,這些世界各地的文化與故事未來都還會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。

希望透過這次的介紹,大家能對台灣天燈節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喔。

https://shinsekime.wixsite.com/shinseki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Taipei City, Taiwan

©2017 BY SHINSEKI.

bottom of page